期刊信息
主办:全国地层委员会;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;古生物研究所
主管:中国科学院
ISSN:0253-4959
CN:32-1187/P
语言:中文
周期:季刊
影响因子:0.513513
数据库收录:
北大核心期刊(1992版);北大核心期刊(1996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00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04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08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11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14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17版);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(2011-2012);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(2013-2014);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(2015-2016);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(2017-2018);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(2019-2020);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;石油文摘;中国科技核心期刊;期刊分类:地质学
期刊热词:
学术论文
100年前,当我们换个方式了解过去(2)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
【摘要】红山文化-牛河梁遗址 牛河梁是距今约5000年的一处祭祀场所,属于红山文化,它的祭坛、神庙、墓葬,均代表了已知的我国北方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最高水平

红山文化-牛河梁遗址
牛河梁是距今约5000年的一处祭祀场所,属于红山文化,它的祭坛、神庙、墓葬,均代表了已知的我国北方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最高水平。
这些重要遗址的发现,令“中原中心论”的说法逐渐消解。在考古学家苏秉琦看来,中华文明的起源是“满天星斗”状。他把中华大地分为六大区系,认为每一块都有相对独立的文明起源和发展体系,中原只是其中的一块,到夏商时代,随着各地文明的交流与融合,以及对域外文明的吸收,中原才成了中心。

红山文化-玉龙
从仰韶文化开始,当我们换了一个方式了解过去,文献里只言片语记载的古代世界,因和实物的相互印证变得愈加清晰,同时精神世界也愈加可感,二里头遗址的绿松石龙形器,不难感到我们和“夏代”先民在信仰上的一脉相通。
随着鼎鼎大名的四川广汉三星堆、江西南昌海昏侯墓、西安丰镐遗址、湖北随县曾侯乙墓、秦始皇陵兵马俑、河北满城汉墓、河南舞阳贾湖遗址、山西襄汾陶寺遗址,以及敦煌石窟、云冈石窟、龙门石窟的发掘,我们不仅是发现一个失去的世界,也是一次伟大的精神回归。

江西南昌海昏侯墓园五号墓内棺清理现场
正如宋人吕大临在《考古图》中所言,“观其器,诵其言,形容仿佛,以追三代之遗风,如见其人矣”,这由物而来的“如见其人”,是跨越古今的精神相通和一脉相承的文化认同,也是考古学的“文心”所在。
参考资料:
马未都《国宝100》
张之恒《考古通论》
三联生活周刊《重走仰韶时代考古现场》
资讯周刊《百年考古“重写”了一部怎样的史》
作者/来源:观复文化

声明:版权归原创所有,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
文章来源:《地层学杂志》 网址: http://www.dcxzzzz.cn/zonghexinwen/2021/1031/547.html